我要收回前几天武断下 “Zite 是 Flipboard 的一个山寨复制品” 的结论。也许他们的产品本源是一样的功能,即网络信息聚合杂志,但是微妙的区别产生了相当不同的用户体验。
Flipboard 所有的 Channel 都是自定义的,分类上除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服务,基本是以网络媒体进行分类的。比如我可以订阅 Tech Crunch,我可以订阅 National Geography 等。信息的整合和推送基本也是原班抓取信息源的,我的twitter timeline上有什么,就给我什么,Gizimodo上有什么,就抓取什么,只不过是做成杂志的形式,让人取得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。一切都顺理成章,这是我最爱的 iPad app 之一。
Zite 同样作为网络信息聚合杂志,在信息推送和筛选上做了文章。它强调的不是自定义,而是信息的算法筛选,也许还有人工干预下的推荐。这一切的区别就好比android和apple,前者喜欢给人自由,后者喜欢为你做好一切,你只要用就可以了,"It just works"。分类上,Zite 也强调不是以媒体来分类,而是以信息内容来分类。无论是Tech Crunch还是Gizimodo,也许都会给分类到 Tech 的目录下面。这样的好处是,大大减少了垃圾信息的出现,也大大减少了重复信息的出现。传统的信息订阅,有一点很烦,就是各大媒体类似的,相互转载的文章一股脑儿推荐给你,你的信息流给淹没在一片重复中。最早的RSS reader最惨,最后我只能点 mark as read。以twitter为代表和延伸的新型信息流好一些,至少过一会,这些垃圾信息就自动沉掉了。不过它本质上还是不能避免spam的出现,你必须非常小心定义你的 channel ,还需要加以维护和整理,才能使得你“自己的杂志”变得可读。我相信Zite产生的理念就是出自于此,用户看报读杂志,最核心的目的是获得有用的信息。有用这个词,其实有两层含义,第一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,第二是文章内容要精。可以说,从twitter到flipboard,基本解决了前面这层的需要,新型媒体不再像传统门户那样被动阅读,变被动为了主动;但是它们都没有很好解决后面这层的需要。Zite通过抓取你的一些社交网络帐号的信息,了解你的喜好,再用算法筛选,自动推送给你你想看的信息,对于我来说,这是个不差的主意。
网络时代,这么一点点小小的主意,一点小小的理解进步,便是了不起的成就。
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
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
我也来随便说两句关于 『传谣和辟谣』
传谣辟谣这事情,和公信力关系不大,也不是一个禁止说谎这个层面的东西,本质上,这是一个方法论以及方法论普及的事情
公信力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不可靠的。所谓公信力,是要让一个“德高望重”的人或机构下结论,然后大家来相信。事后验错或者根本不验。这本来就和宗教信仰没什么本质区别,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叫做“霸占舆论平台”。
第二,在舆论平台上说错话,传错消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说谎这个词不好,有点太主观。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,发出错误消息的可能,甚至否定掉正确消息的失误,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舆论传播者,结果只会是大家禁言。同理,我觉得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政府、专家也是没有道理的。
传谣辟谣,这事情,本身是一个引用和论证过程。因此只需注意这两者的规矩,就可以让整个平台健康。在舆论平台里,如果有很多人的注意发表言论时候引用出处,发表观点的时候注意论证,就会留下更多的线索证伪,平台的群众自发的证伪。同样,不光是发表的人要注意引用和论证,传播和阅读的人也必须养成这样的方法习惯,在阅读信息的时候勤求出处,多问为什么。不用太关心信息发布者的德育,信息只要有自证和可靠的功能,即可。
具体到实际例子,随便举几个:
红十字会到底有没有挪用善款?这个事情本质上没有任何人能够“辟谣”的,很多人期望红会会长,甚至中国政府发言人出来说“有”或“没有”,这本身就是不对的。胡主席说没,就真没了?或者李承鹏说有,就真有?这些二次的个人判断,表面上看是辟谣,但是因为信息内容只有结论,没有可靠出处和基本论证,因此成了“信不信由你”的新一轮代考信息。或者说新一轮谣言候选者。
红会辟谣这事情其实相当的简单:公开账目即可。账目即是事实,账目可靠,账目自证。不需要任何公信力机构,这个事情就可以完成。而不是某个人出来拍胸脯。网上很多人喜欢“讨一个说法”,我觉得这就是方法不对路。
再看动车坠桥事件。这事件里有两个事情让我记忆深刻。一个就是王勇平的“反正我信了”;一个就是新周刊记者周凯莉的“辟谣”。前者就是典型的,想用“公信力”瞒天过海,不给任何可考事实和论证的典型。人民对于事件的认识已经开始觉醒,不是过去那么好糊弄的了。后者比较有意思。周凯莉第一时间赶到了动车现场,通过个人观察和同事补充的信息,发现动车车厢并没有被掩埋,所以立马发微博说:“网上说昨晚铲车进场掩埋动车是谣言,动车好好的,并没有给埋,请大家不要再传了”(原微博已经给删,我这是通过个人记忆表达那条微博大概意思)。
周凯莉挺这条微博是有进步的,但是也是有问题的。第一,她本人亲自赶到了现场,所以她的所见比较有可信度。但是她在方法处理上有三点有问题:1,引用的事实不可考。要是她能在微博上配一张动车还在的照片,就是观点证据皆有的完备信息;2,推导有误。动车车厢是没给埋,但是昨晚铲车进场是埋车头的(这个后来王勇平自己承认了),她过于急躁地用看到的车厢没给埋,就推导出昨晚没有铲车进场掩埋动车这个结论,太着急了。本质后果是产生了新一轮谣言。虽然这可能不是她本意。3,她尝试阻碍信息传播,给给更多人证伪的机会。号召大家不要传了,这就有霸占舆论平台的一点意思了。
这两个例子基本就可以看出,现在谣言和辟谣都是很暴力的“我说你就得信”的暴力信息传播,从方法本质上不对。依靠的是所谓公信力,但是很多人已经发现这套行不通了。中国已经过了“专家说什么就信什么”的年代了,一是公信力的丧失,二,更多的是大家意识到这种方法论的不科学。
最后,大家可以去看下方舟子打假。方舟子这个人做事情商很低,言语很多时候不中听,很小肚鸡肠,但是他有个很大的优点。所有信息都可考,都有论证,强调引用的重要性。从这个角度,我觉得他是值得学习的。
公信力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不可靠的。所谓公信力,是要让一个“德高望重”的人或机构下结论,然后大家来相信。事后验错或者根本不验。这本来就和宗教信仰没什么本质区别,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叫做“霸占舆论平台”。
第二,在舆论平台上说错话,传错消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说谎这个词不好,有点太主观。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,发出错误消息的可能,甚至否定掉正确消息的失误,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舆论传播者,结果只会是大家禁言。同理,我觉得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政府、专家也是没有道理的。
传谣辟谣,这事情,本身是一个引用和论证过程。因此只需注意这两者的规矩,就可以让整个平台健康。在舆论平台里,如果有很多人的注意发表言论时候引用出处,发表观点的时候注意论证,就会留下更多的线索证伪,平台的群众自发的证伪。同样,不光是发表的人要注意引用和论证,传播和阅读的人也必须养成这样的方法习惯,在阅读信息的时候勤求出处,多问为什么。不用太关心信息发布者的德育,信息只要有自证和可靠的功能,即可。
具体到实际例子,随便举几个:
红十字会到底有没有挪用善款?这个事情本质上没有任何人能够“辟谣”的,很多人期望红会会长,甚至中国政府发言人出来说“有”或“没有”,这本身就是不对的。胡主席说没,就真没了?或者李承鹏说有,就真有?这些二次的个人判断,表面上看是辟谣,但是因为信息内容只有结论,没有可靠出处和基本论证,因此成了“信不信由你”的新一轮代考信息。或者说新一轮谣言候选者。
红会辟谣这事情其实相当的简单:公开账目即可。账目即是事实,账目可靠,账目自证。不需要任何公信力机构,这个事情就可以完成。而不是某个人出来拍胸脯。网上很多人喜欢“讨一个说法”,我觉得这就是方法不对路。
再看动车坠桥事件。这事件里有两个事情让我记忆深刻。一个就是王勇平的“反正我信了”;一个就是新周刊记者周凯莉的“辟谣”。前者就是典型的,想用“公信力”瞒天过海,不给任何可考事实和论证的典型。人民对于事件的认识已经开始觉醒,不是过去那么好糊弄的了。后者比较有意思。周凯莉第一时间赶到了动车现场,通过个人观察和同事补充的信息,发现动车车厢并没有被掩埋,所以立马发微博说:“网上说昨晚铲车进场掩埋动车是谣言,动车好好的,并没有给埋,请大家不要再传了”(原微博已经给删,我这是通过个人记忆表达那条微博大概意思)。
周凯莉挺这条微博是有进步的,但是也是有问题的。第一,她本人亲自赶到了现场,所以她的所见比较有可信度。但是她在方法处理上有三点有问题:1,引用的事实不可考。要是她能在微博上配一张动车还在的照片,就是观点证据皆有的完备信息;2,推导有误。动车车厢是没给埋,但是昨晚铲车进场是埋车头的(这个后来王勇平自己承认了),她过于急躁地用看到的车厢没给埋,就推导出昨晚没有铲车进场掩埋动车这个结论,太着急了。本质后果是产生了新一轮谣言。虽然这可能不是她本意。3,她尝试阻碍信息传播,给给更多人证伪的机会。号召大家不要传了,这就有霸占舆论平台的一点意思了。
这两个例子基本就可以看出,现在谣言和辟谣都是很暴力的“我说你就得信”的暴力信息传播,从方法本质上不对。依靠的是所谓公信力,但是很多人已经发现这套行不通了。中国已经过了“专家说什么就信什么”的年代了,一是公信力的丧失,二,更多的是大家意识到这种方法论的不科学。
最后,大家可以去看下方舟子打假。方舟子这个人做事情商很低,言语很多时候不中听,很小肚鸡肠,但是他有个很大的优点。所有信息都可考,都有论证,强调引用的重要性。从这个角度,我觉得他是值得学习的。
2011年8月7日星期日
Hanna: 看了才知道,这部电影不光是Saoirse Ronan主演,还有Cate Blanchett演配角,而且,导演正是《赎罪》、《傲慢与偏见》的导演,Joe Wright。这位英国人导演文艺片还是挺有范的。不过这部“动作片”,缺点味。
但凡杀手片和动作片,讲究两点,一是动作火爆,场面惊险;二是人物性格刻画、情感诠释要到位,杀手片里面的人一定不是机器人。第一次拍动作片的Joe,第一点做的一般,第二点做的就不太合格了。手头的演员已经不错了,电影的节奏还是有些问题。
先说动作:整部片与其说是紧张的动作追逐和打斗为主,不如说是一部风光片。北部冰雪天气的风光,摩洛哥的非洲情调,再到德国。基调是奔跑的Saoirse配合电子效果浓重的配乐,腔调十足,却少了一点点刺激。最后Joe用招牌的长镜头完成一次打斗,总体来说,这动作戏,算是不过不失吧。
但是人物和剧情的挖掘就有问题了:Joe不想把故事简单说成一个少女杀手这么简单。加入了一些伦理元素:基因改造人如何看待亲情;又加入了一些寻心的历程,Hanna被设定成一个对现代世界一无所知的“原始人”。这些都没问题,但是Joe没用好,篇幅太少太浅了。我无法体会Hanna的感情,她爸爸也是,Cate演的大反派也是。如果不能和打斗剧情很好的结合,我反而主张人物脸谱化,像Kick Ass那样也好。毕竟两相兼顾,要么像Heat那样,长长的内心矛盾戏,要么就着重刻画一方面,比如Leon。Saoirse的表演着重强调了纯洁和冰冷,而Cate也没能表现出什么特别来。这的确有点浪费。
看来这杀手动作片,也不是这么好拍的,的确有很大学问呢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